古箏的種類有很多,結構也就各不相同,古箏通常是由面板、箏頭、箏邊、箏尾、岳山、箏弦、碼子、音孔、琴釘組成的,通過移動碼子,調整音質、音高,以及轉調。
制作一張優質的古箏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首先要選用優質材料,其次就是要有精湛的制作工藝。
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古箏結構的各個部分
1、面板:對于古箏的音色效果非常重要,很多時候是用泡桐木制作的,桐木通常是白顏色或者淺黃顏色,這種材料比較有韌度,比較軟。面板通常是整塊桐木板,但也有用幾快木板拼接的,這就要注意制作工藝了,要注意拼接的工藝是否過關。
2、邊板:包括頭尾邊板和側邊板。而這二者中,尤為側邊板最為重要。對于古箏的音色、音高都起著重要的作用。
3、底板:最好用梧桐木制作,也有用其他木料制作的。
4、岳山:以前大多都用紅木制作,現在一般都改用竹子材料制作了。
5、碼子:有用紅木制作的,現在也有用硬質塑料制作的,碼子上部的材料,用骨質的比較好。
6、箏弦:我們通常使用的古箏是21弦的,主要使用的箏弦有銅絲弦,金屬弦、尼龍弦、鋼絲弦。
一張優質的古箏,其各弦彈奏的發音應該是圓潤且無雜音的,音域寬廣,各音區的音色、音量也都是均衡的,彈奏時,手感也應該是比較好的。
本文出自:http://www.luckwcg.com/ 轉載請注明出處